教育新闻 > 正文

真实学情才是教学的真正起点

来源:佚名      浏览次数:645


一次,我在讲授荀子《劝学》一课时,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全班分享后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句在文中的作用不清楚,“学不可以已”与下文关系不大;文章的逻辑不严密,句与句之间有断裂、跳跃的感觉。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谈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学不可以已”引出下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有的学生认为“学不可以已”是全文观点,之所以会有与下文关联不大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后人分段以及内容有删节所致,需要看原文。

于是,我当堂下发原文。学生快速阅读后指出:“学不可以已”是揭示此文写作背景,引出“学习要讲究方法”的观点。这个提法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大家探讨后达成共识:“学不可以已”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理由是第一、第二段关乎“为什么要学习”,第三段关乎“怎么学”。

有学生继续提问:观点不是要明确清晰吗?为什么不用“要不断地学习”?大家探讨后认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用“学不可以已”更有现实性和针对性,能起到纠正当时社会存在问题的作用,而“不断地学习”感觉就像板着脸与人讲道理,不能赢得当时读者的认同。

还有学生提出,文章有些语句不好理解。比如第一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达的意思比较清楚,但中间的句子到底在讲什么?

我提醒学生关注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提出本文主要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与水”这个比喻句为例,引导学生着重探讨“青”和“蓝”、“冰”和“水”的关系,用还原本体的方法揭示句子的内涵:人经过学习之后,比没有经过学习的人更厉害,即学习能提升自己。学生按照还原法解读第一段第三句,阐明学习可以使自身发生改变的道理。最后概括出一段要点: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学生尝试还原第二段比喻句意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先讲道理,阐述个人的力量有限,借助学习之后就能取得显著效果。“登高而招”“而见者远”;“顺风而呼”“而闻者彰”;“假舆马者”“而致千里”;“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反复阐述人善于借助外物就能发生很大变化:已有的会更强,有缺陷的可以补足。这里的“物”,本体就是“学习”。第二段用了多个不同的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

第三段全部都是比喻句,先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结论,说明学习要积累。文章又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不积小流”,进一步阐明积累的重要性。用“骐骥”与“驽马”“锲而舍之”与“锲而不舍”来对比阐明学习要坚持不懈;用“蚓”和“蟹”来对比阐明学习要专一。这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深入解读这些比喻说理的句子后,学生认为,用这些生活中鲜活的例子阐述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让人理解。而且,荀子运用比喻的方式也灵活多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反复设喻;有的正面设喻,有的反面设喻;有的用比喻说明道理,有的先说道理,再用比喻证明……这些比喻,层层推进,文章是具有逻辑性的。

“学习共同体”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这两个问题,是出乎我意料的:文章为了使读者能更形象地理解抽象道理的比喻句,竟成了学生理解文意的“拦路虎”。

以往我采用讲授的方法,最多半小时就能把整篇文章分析完。学生会记一大堆笔记,但他们真的懂了吗?大部分学生在独立分析类似文言文时,依旧存在文本理解的困难。此时,教师往往会责怪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却很少贴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困惑点和障碍点。

我们要知道,学生真实的学情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真正起点。我们要反思,课堂上有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经历?有没有借传授知识的名义剥夺了学生思考获取知识的机会?以此改正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每节课上真正产生思维的碰撞,用自己的方式学有所得,真正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