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 > 正文

短板与长板

来源:中国教师报      浏览次数:3964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板。这一“木桶理论”我们都非常熟悉,强调“补短板”的重要性。

 补短板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将着力点放在木桶“短板”,设法将“短板”加长,让其尽量达到与其他板相同的长度,这样木桶容量就提升了。一个教师,发现自己在某方面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于是见缝插针在这方面加强学习和实践探索;一所学校,认为教师的某些观念或者实践操作有待提升,于是组织专题教育教学研讨会和培训……这些都是补“短板”的具体举措。

 补“短板”的另一种方式是将着力点放在木桶“长板”上,设法让“长板”更长,然后将木桶倾斜,随着“长板”长度的增加以及倾斜度的调整,同样可以提升木桶容量。在这方面,企业中有许多优秀案例:比如百事可乐,他们在中国的战略是把生产、渠道、发货、物流全部外包,只保留市场部运营品牌。保护好品牌这块“长板”,就将企业做活了;再比如青岛啤酒,啤酒的酿造来自青岛附近方圆100公里的啤酒厂,啤酒的瓶子和盖子来自专门制作瓶盖的厂家,而青岛啤酒做的仅仅是提供配方、贴上标签。

 两种方式哪种更好?这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教师、学校或学校某一部门有显而易见的“短板”,而且这个“短板”已经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就应该及时将“短板”补上。有些“短板”虽然存在,但还没有影响整体工作,或者有其他解决办法,此时不一定非要补上这块“短板”,而是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让“长板”更长,这样才会产生更大效益。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天赋异禀,对儿童的教育也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舍本逐末求“全”,将其培养成一个个“标准件”。另一种是“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尊重儿童天性,并据此确定教育重点。

 第一种方式的侧重点在于补“短板”,把在某些方面发展水平不一的儿童培育到大致相同水平。第二种方式是增“长板”,让儿童的优势得到发展。现在看来,个性化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期待如此,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也当如此。每一个学科都可以细分为多个领域,包括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学习评价三大板块,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更小的领域。教师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成为专家,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在补“短板”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在优势领域开展实践和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研究成果,而不是面面俱到,看上去做了不少事情,但每一方面都表现平平。

 “全美最佳教师”罗恩·克拉克将学校教职工分成5种人,分别是司机、跑者、慢跑者、步行者和搭车者。毫无疑问,搭车者就是教师群体中一块“短板”。为了补上这块“短板”,罗恩曾经每天跟着学校里一个“搭车者”一起上课,帮他提升教学质量。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罗恩发现这样的做法没有获取多少价值。“搭车者”并没有因为校长罗恩直接参与他的教学而心存感激,反而更加放手,将原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转嫁到罗恩身上。

 罗恩认为,应该改变管理策略从关注“搭车者”转向关注“跑者”。正是“跑者”带动学校整体加速向前运行,学校要让“跑者”心情愉悦、跑得更快。

 今天的世界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除了专业细分让我们无法补齐所有“短板”外,互联网也大大提升了信息流通的速度,让合作成本变得越来越低。当一项工作不能让你满意时,找到合作者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小。与其花费精力治愈某些“顽疾”,不如将时间和精力用在优势发展上。长板和短板,需要辩证地看,灵活地用。

 (作者常生龙系上海市虹口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主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