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 正文

发现“不一样”的学生

来源:中国教师报      浏览次数:25427


 刚当班主任时,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好心地对我说:“要带好一个班,最重要的是学会‘抓两头,促中间’。管好这少数学生,就能事半功倍。”老教师的经验之谈,我选择虚心接受、依言而行,班级管理果然顺利了许多。但随着工作年头的增加,我慢慢感觉到,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

 记得有一次,我进班上课,学生一见我都说:“孙老师,你今天真帅!”这可怪了,跟学生相处这么久,从没听他们这样夸我。哦,对了,那天我穿了一件新买的西装,显得比往日更精神吧。就因为学生的一句夸奖,一整天我都心情舒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挺带劲。

 虽然是一件小事,却引起了我的反思。平时在我眼里,似乎只有优等生、后进生和中等生,我有没有关注每个学生的“不一样”呢?身为教师的我,因为一点小改变被学生注意而高兴,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从那天起,我试着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过去默默无闻、让我很少操心的学生。我惊讶地发现,每个学生都如此不同,又是如此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赏识。

 女生翠萍乖巧而文静,从不惹事、成绩平平的她很少引人注意。直到有一次作文课,我才发现她其实心思缜密,善于观察。那是一篇写小动物的作文,翠萍写了她夏天在大树下观察蚯蚓的细节,把蚯蚓的活动过程写得生动传神,我在批改作文时不吝表扬:“多么生动的句子啊,比画家画得还形象,你真善于观察!”课上,我在讲评时还把她的作文当成范文宣读。那一刻,翠萍红着脸、低着头,但看得出她很高兴。

 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到学校就发现教室里有人在打扫卫生。走近一看,正是翠萍和好伙伴韦韦。“你们怎么来得这么早?”我惊奇地问。还没等翠萍开口,快言快语的韦韦说:“老师,您昨天表扬了翠萍,她跟我说,要给您一个惊喜。”而让我更惊喜的是,从那以后,翠萍无论学习还是班级活动都格外积极,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我趁热打铁,让她当了小组长。在她的管理下,那个小组成为全班最优秀的小组。毕业时,翠萍以全优的表现升入中学。

 翠萍的成长,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这些过去很少被我关注的学生,其实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有成长的急切渴望。但因为缺少机会,缺少被发现、被赏识的契机,他们无奈地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身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发现学生独特的另一面。

 有一年,班里转来一个叫洪惠的女生,她给我的最初印象是性格孤僻、内向,成绩也不理想,上课很少回答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多方了解后我得知,洪惠以前在农村读书,成绩不错,还是班干部。来到城镇后,她在各方面都有些不适应,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内心感觉很失落。

 怎样让洪惠重新振作起来呢?不久后,学校举行手抄报比赛,我发现洪惠的手抄报很有特点,随即抓住机会,当众表扬了她,并对她说:“我们班正好缺少一个负责设计黑板报的人才,你愿意为班级服务吗?”她高兴地点点头。自从洪惠负责班级黑板报后,我们班的黑板报多次在年级获得好评,她又被同学们推选为班级宣传委员。慢慢地,洪惠的朋友多了,性格也变得活泼起来,各方面都有了显著变化。

 在为学生成长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能让自己的目光只盯在少数学生身上,要有一双发现和欣赏的眼睛,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出发,为他们找到适合的成长道路,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有人说,教师眼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不一样”的学生,从他们的独特需求出发,实施“目中有人”的教育。

 (作者孙运家,单位系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