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与科技有机融合

来源:佚名      浏览次数:592


 

12月27日,在第7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举办之际,“2017讯飞教育论坛”举行,教育界专家、学者、业界精英一齐探讨信息化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蔡耘介绍,目前我国中小学联通的互联网率已经从2012年的25%上升到如今的87%,多媒体教室的比例从不到40%提高到80%,每百名中小学生拥有的计算机从八台增长到12台,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等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也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信息技术,更是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方法,为实践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路径。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说,2017年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元年,许多的人工智能在应用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像智学网、E听说、智慧课堂等等,走进了全国12000多所学校,覆盖了8000万的师生,为老师和孩子们的教和学带来了新的体验。

广东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唐连章提出,教育的发展逐渐从原来的黑板粉笔,经历了PPT投影交互,到现在的物联网加自动化,再到未来的智能课堂互联网,新技术在教育界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它不仅让老师备课更加简单,更了解学生的个人状况,也重新解放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为他们节约了更多时间进行课外活动。

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说:“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社会需要科学,需要对科学的认知,需要科学的精神,需要科学启蒙好奇心。”

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副总裁汪张龙说,技术和教育结合至少可以有三个方面的用途,第一,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个性化;第二可以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第三,可以促进新形势下教育的一些新的要求。未来可以让学生通过学校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展示与教学,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行星科学家、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强调了科普的重要性,他说,科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它是一种发出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增加人们的理性思考,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有帮助。科学家肩负着用科学来认识社会,用科学来影响社会,用科学来造福社会的责任。他鼓励更多科学家走出实验室去尝试科普教育,从而加速科研圈和教育圈的融合。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李璧亮则提出了老师的角色转换问题,他说,在智慧课堂上,老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他们需要指导学生在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如何进行学习,如何进行选择。同时,技术的应用也延伸了老师的表现力,可以让课堂更加有意思,所以老师不用担心会被取代,但是不会技术的老师会给淘汰。此外,老师也要防止技术凌驾于教育教学之上,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而不能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