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教育”中自由呼吸

来源:佚名      浏览次数:550


“自教育”思想引领办学方向

一所面向百年的学校不能只有规模和大楼,关键要有核心思想的支撑。因此,美术中学走过20年的时候,我们确立了学校的核心教育思想——“自教育”。“自教育”是我们在长期办学实践中自然生长出的一种朴素的教育经验,蕴含了求学者和施教者的共同意愿。

教育家潘光旦指出,人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以“自我”为对象。“自由的教育”不是“受”的,也不应当有人“施”。“自由的教育”是“自求”的,自求者必能自得。所以,“自教育”是以“我”为轴心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的教育,核心体现在“自”上,“自己”是改变之“本”,自觉方能觉他,自立方能立人,正所谓“本立而道生”。

“自教育”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实践。“自教育”有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涵盖管理、课堂、课程、文化等方方面面,其核心主张可以概括为: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成长在体验中自然发生;展示即学习,展示即成长,展示即探究,展示即反馈;学习是一个私人事件,但学习要在共同体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生,学习需要组织和群体的支持;教育需要从关注集体的人、概念的人、模糊的人,回到关注个体的人、具体的人、真实的人;以自主的方式培养自主,用自由的环境保护自由,在自治的生活里走向自治;崇尚的好课堂是——好课堂里出故事、出素养,好课堂里出精神、出公民。

“自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选择力,即有判断力、会选择、有主见,在发现不同当中提升多元思维的能力;审美力,即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需要慢慢形成;表达力,即用外部的行为把思想表达出来的能力,学校学生表达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堂上,通过解放学生的说来培养他们的表达力;合作力,这是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核心素养,“自教育”本身就包含着与人的合作;创造力,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由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因素综合优化构成;领导力,先是自我管理和领导的能力,然后是管理和领导他人的能力。

“自教育”犹如学校的灯塔,将远方拉得更近,将理想照进现实,也是学校师生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生本课堂”走向“自本课堂”

如今,一些学校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是普遍现象,症结到底在哪里?

传统课堂教师“重知识轻能力”导致高分低能,“重灌输轻探究”导致浅尝辄止,“重教材轻学生”导致兴趣丧失,“重教法轻学法”导致南辕北辙,“重结果轻过程”导致舍本逐末。面对饱受诟病的传统课堂,学校决定从美术特长生的学情出发,从改革旧课堂入手,寻求教育创新的突破口。

于是,我们潜心研究美术生的成长规律,在“走出去、请进来”的系统培训中,将课堂教学改革做到深处,从“生本课堂”的初步探索提升到适合美术特长生发展的“自本课堂”。因为我们知道,关注每一节课就是成就每一位教师,更是发展每一个学生。

为了更好地建设“自本课堂”,学校先期做了大量学情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具有以下优势:对美有自己的认识和追求,有入美术学院的愿望和成为画家、设计大师的梦想,感性思维灵活,敢于展示自我,能迅速投入学习,对自己设定的目标有规划,文化课成绩提升空间大。劣势体现在:智商不低,但情商不稳;文化课成绩较低,底子薄、问题多、学习兴趣淡;知识储备不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欠缺;思维灵活,但深度不够,积累欠扎实;内驱动力差,依赖性强;听课心不在焉,精力分散流失,课堂效率低;凭兴趣单一学习,文化、专业发展有差距。

基于此,学校将“自本课堂”的核心理念定位于让学生各美其美,倡导在对话中学习,让学生自主建构对世界的认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生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正是“自本课堂”的追求。

对比此前学校的课改实践, “生本课堂”中的“生”,是以群体学生为本,以假想化、符号化抽象学生为本,仍然对每一个学情不同、性格各异的鲜活个体关注不够。“自本课堂”中的“自”,则以每一个学生为本,重心更加下移,从以教为中心、学为中心转变为教中有学、学中有教的教学关系。

应该说,这是学校课堂建设的一次新的革命。“自本课堂”有效凸显了师生共同作为学习者的特征,进入了课堂学习新样态。在这种新样态下,重塑教学形态、重建学习方式、重构课程和学习内容、重组学习社区、重述目标及学程。具体体现为:从关注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落地,学习方式、学习目标从整齐划一到以生为本的个性化选择,课堂定位从知识、能力立意走向思维、智慧立意,从仅改变思维提升到让思维生长,课堂上关注学科知识的双层意义,尤其是格外关注知识的文化意义,从传统课型走向课堂自由组合结构模块,借助设计思维重组课堂组织方式,课堂模式更关注学科思想、学科品质这一本质属性。

“自本课堂”的创新点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目标的制定,学校在三维目标落实基础上再关注学科核心知识结构,关注师生课堂创生知识;在重视认识技能基础上对非认识技能如社会情绪、团队合作、可迁移技能等进行挖掘、掌握;二是学习内容的优化,教师致力于用具有挑战性的真实任务情境呈现学习内容和任务,将“去情境”的符号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为知识发生、发展的现场,避免过于简化和形式化;三是学习方式的选择,教师积极探索项目学习、跨学科主题整合、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等课堂模式;四是学习方法的支持,“自本课程”是基于个体学程学习,是基于标准确定目标的自主学习,是基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路径,不断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工具、模型和脚手架。

课堂成为学生的“成长特区”

刚进入美术中学时,学生宋艺就被学校“自本课堂”的理念深深吸引,被学校充分放手管理学生的做法折服。学习中和谐、对话式的师生关系,生活中相互沟通、交流,不仅丰富了她的精神世界,更挖掘出她更深层的生命潜能。如今,宋艺已考上清华美院。

对宋艺来说,学习从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学校“自本课堂”的模式,使教学成为流动的音乐盛宴。在这里,学生思想被陶冶,被升华;生命被点化,被滋润。课堂上,宋艺不仅认真听课、善于总结,更当上了“小老师”,为同学讲授知识、解决问题,完整准确、条理清晰。

在学校,像宋艺这样的学生有许多。“自本课堂”把一名教师台上主讲、全班学生听讲的传统课堂教学变成多名学生担当小主持人。全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在小组PK中提升知识能力,将紧张局促的教学环境变成自由展示,将教师“独角戏”变成师生互动,将生硬灌输变成主动探究。

“自本课堂”上,学生自主交流、碰撞和上台展示成为常态。个性的观点交锋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主的台前展示培养学生落落大方的气质;每节课至少三次板书,让学生养成工整书写、规范答题的习惯……学生们想说、敢说、会说、乐说,他们大胆发问、敢于质疑;在充满掌声、笑声、质疑声的课堂上自由呼吸、快乐学习。

“自本课堂”上,教师由传授者变为生命智慧的开发者,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三维交互型。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单一成绩检测变为多元评价反馈,将死记硬背变为参与、体验、感悟。课堂上,学生的说、演、唱、画、作优势交互,衍生激情,展示不拘一格。

如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均有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美术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更高追求。学校全体师生一直走在不断探索的路上,将“自教育”的目标更好地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