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共生共美”教育观

来源:中国教师报      浏览次数:6139


 谈到教育,我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教育的美好;说起教师工作,我们总是习惯地认为“所有的劳动都有价值”;对于学生培养,我们也总相信“所有的付出都有益于学生的成长”。

 可是,事实真是这样吗?我想未必。许多智者曾一再对我们提醒和警示。马克吐温用一贯的“黑色幽默”说,我生而聪慧,但教育毁了我。陶行知先生也告诫教师,在你的教鞭下,在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瓦特、牛顿、爱迪生。放眼看去,长期纠结的学生高分低能现象、频频出现的校园师生冲突事件、大家忧心的青少年道德素质滑坡……这些现实都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毫无疑问,教育是培养人、成全人,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事业。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些急功近利或狭隘陈腐的教育理念与行为,的确阻碍着人的发展,甚至损害着学生的身心。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更清醒地审视和剖析自己,更虔诚地敬畏和完善教育,坚守教育规律与良知。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映射到教育上就是人民群众和孩子对美好学习生活的向往,与教育特别是教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解决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但摆在教育者个体面前一个首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走出与学生割裂、对立的尴尬关系,重塑与时俱进、生命交融、共生共美的教育观。

 教育者必须先有爱人共美之心。所谓爱人,即发现人、发展人、发掘人的潜能,在于开化、引领和点燃,在于温暖、激励和唤醒。教育,是生命的美好相遇,其价值就在于相遇、相知、相信、相爱中实现彼此成全和共同成长。

 “教书”和“育人”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浑然一体的。“书”是工具、载体,我们是通过“教书”育人的。教师不能把工作窄化、矮化,不能满足于机械重复,更不能沦为知识的搬运工、技能的规训员。否则,教育将被抽去精神与灵魂,变得越来越低俗和平庸,教育者也因此沦为工作的奴隶和工具,失去本应有的生活激情与生命活力。

 今天的教师,必须主动与学生建构共在的时空、共享的生活、共建的生命,逐步树立“共生共美,幸福同构”的新时代学生观。学生,是教师一段教育历程的陪伴者和见证者;学生,是教师一段教育生活的丰富者和精彩者;学生,是教师一段教育生活的建构者和增值者。如此,在生命的“共生共美”中,教师方能完全打开自我,拥有完满的教育世界。

 实践证明,教育教学的高度无法超越教师自我探索的深度。教师是与学生一起生活的,一起享受彼此成长的,一起创造越来越成熟、美好人生的。教师应该一切从彼此依托、共同生活出发,一切从彼此成全、共同发展出发。为此,教师还要有自己比较完善的教育生活观:教育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方式;教师的视野与愿景里永远是师生的精彩生活与健康成长;教师的生活与生命中永远是与学生的深度连接、互构、共生、共美。

 教育,优化习惯,塑造思维,激活生命,指向丰富、高贵、幸福的人生。我想,教师工作的神圣正在于此,教师生命活动的尊严也正在于此。

 (作者郑立平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