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是父母的必修课

来源:佚名      浏览次数:818


   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学校、老师、家长任重道远。培养教育孩子,《教育心理学》是父母的必修课。

   “望子成龙”是父母的心愿。儿时,父母溺爱娇宠,孩子唯我独尊,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爱学习、任性、霸道。

   因为不懂孩子心理,不知道他究竟要什么?有什么喜好?父母往往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懂得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一些家长不惜花费大量资金让孩子去学习所谓的专长,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却不为父母理解。

   父母并不知道,没有自觉性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是包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违背孩子心理发展的学习和要求则往往是急了大人,苦了孩子,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

孩子出现问题,父母不懂怎样沟通,往往以大人的姿态训斥、甚至打骂孩子为手段。以损害孩子自尊心为代价的教育方式换来的往往是孩子的叛逆和父母的痛心。所以,父母要学习《教育心理学》。

   家长往往诧异:为什么老师的话像圣旨?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师是按照《教育心理学》原理在启迪孩子的心智,知道怎样把话讲到人的心里去。

有这样一件事。当时我的儿子是我所在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一天放学回家我告诉他,他在一个多月前丢失的两支新钢笔和文具盒出乎意料地找到了。儿子露出惊讶的神情,不相信他的笔能失而复得。我告诉他缘由:

   那天三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上,我讲了个故事。一位杭州小姑娘在西湖边捡到外宾奶奶的金首饰,有礼貌地送还,外宾拿钱感谢,她婉言谢绝。外宾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我是中国少先队员”,表现出了中国儿童纯洁高尚的心灵。

   当我绘声绘色讲完故事,同学们都感动得流下热泪,生动的事例和榜样的鲜明形象,激起了学生道德情感上的共鸣。为了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我引导他们讨论小姑娘高尚品德的由来,启发他们认识平时拿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占为己有都是不道德的行为。讲了这些行为的危害性,鼓励他们争做好孩子,拿出勇气承认过去的不足,马上用行动改正。

   话音刚落,便有一些学生举起手,这个说:“我捡到一支铅笔未交”,那个说:“我拿过别人的橡皮”,一会儿,讲台上交来许多他们拾到的东西,其中好些别人弃之不要的铅笔头、烂钢笔。

   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承认自己的不足,我心里很高兴。这时,我发现有两个学生的头一直未抬起来,也不敢正眼看我,预感到他们有不好当众说的事,我便启发他们课后找老师讲。

果然,他们一下课就来到办公室,问我儿子丢的笔和文具盒什么样子,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是他们拿了,放在家里不敢用,明天交给我。儿子听完我的叙述,风趣地说:“妈妈,你比福尔摩斯还shai(行)!”

   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孩子的可塑性,他们好的品德是在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熏陶和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只有当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是”、“非”、“善”、“恶”、“美”、“丑”。知道应该怎样行动,为什么要这样行动,才能产生高尚的道德行为。其它素质培养亦是如此。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了“为什么?”孩子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观愿望,勤奋努力、善于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才有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

   每个孩子都是人才,没能成才,是教育的失误,后果却是孩子在承担。八零、九零后之所以成为“担忧”讨论的焦点,大多是因为网络的魅力使其沉溺。

为什么我们的相关教育总滞后?为什么一定要等问题出现了才想对策?为什么不防范于未然?学校、老师、家长为什么会束手无策?高科技带来的飞速变革冲击着传统的观念、理念,

教育需要家长换位思考。只有真正懂得孩子的心理,知人善教,家长们才能像许许多多成才、成功孩子的父母那样,收获事半功倍的幸福。

   为了您的孩子能真正快乐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父母很有必要掌握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一点谈心说话的技巧,掌握一些为人父母之道。

   《教育心理学》是父母的必修课。掌握了它,不管遇到什么样棘手的问题,您都能迎刃而解。试试吧!